Search

16天的故事,依然從萬榮林道的盡頭開始。這是二道肩負著伐木與修築電塔雙重使命的顛簸車徹,與其上方四百...

  • Share this:

16天的故事,依然從萬榮林道的盡頭開始。這是二道肩負著伐木與修築電塔雙重使命的顛簸車徹,與其上方四百公尺的林田山森林鐵道,一起沿著王武塔山-高嶺山連稜的北面山坡,砍走了數不清的大樹。

如今沿著林道一路往中央山脈走,可以看見雜亂的山坡上錯落著當年保留下來的稀疏紅檜,只有走過阿道別墅後的大迴彎,才會見到萬里溪支流谷地中,那夾道的巨木原始林。

我肩上的重量是37公斤,輕量化做得好的鳳梨只背了25公斤,在這極端值之間是靠近我的小曾與靠近鳳梨的阿薇,這一行四人就好像2018年那時一樣,在寬大好走的林道上行走著。而因為已故的逢大哥的努力,林道變得比2年前更加舒適好走,在人事已非的今日,不變的只有路旁的大樹,與遠山的風景。

萬榮林道的一大特色,就是有著為數不少的台灣杉族群。它們是我最喜歡的台灣巨木,魯凱族稱之「撞到月亮的樹」,也是因找樹的人-Taiwan champion trees Group 拍攝棲蘭山三姐妹神木等身照,而在近年廣為人知的台灣最高樹;最新的紀錄是武陵四秀桃山北方溪谷中的桃山神木,高79.1公尺。

比起紅檜扁柏,台灣杉因本來就數量不多,林業時代也因為通直高聳而逃不過砍伐命運,如今巨木難以一見,因此每次看到,都比見到紅檜大樹還要來得開心。

這一小群台灣杉在2018年撤退的那趟旅程裡,讓我看了兩次,如今再訪,格外親切,挺立雲霧中的英姿也十分讓人醉心,也希望這是短期內最後一次和它們打招呼囉!

#南三屋脊大散步・萬榮的台灣杉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地平線上三公里,雪羊視界。 從不同的角度,看見台灣,看見世界。
View all posts